今天,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召開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議獲悉,去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在全國范圍內組織抽檢了25.7萬批次食品樣品,根據抽檢結果顯示,總體抽檢合格率為96.8%,與2015年持平,其中,乳制品中三聚氰胺三年抽檢樣品均合格。另外,共處置生產經營單位9264件次,罰沒總額達1.2億元。明年,該局將通過建立集中交易市場檔案,追溯不合格產品的來源和流向等舉措,進一步促進食用農產品安全。
去年抽檢食品樣品合格率達96.8%
記者獲悉,去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在全國范圍內組織抽檢了25.7萬批次食品樣品,食品安全抽檢結果顯示,當前我國食品安全形勢總體平穩,總體抽檢合格率為96.8%,與2015年持平,比2014年提高2.1個百分點。
具體來講,一是大宗日常消費品抽檢合格率總體保持較高水平,糧食加工品為98.2%,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為97.8%,肉、蛋、蔬、果等食用農產品為98.0%,乳制品為99.5%。二是社會關注度較高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共抽檢2532批次,其中有0.9%的樣品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0.4%的樣品符合國家標準但不符合產品包裝標簽明示值。三是1299家大型生產企業的18030批次樣品和19家大型經營企業集團2949個門店的30599批次樣品的合格率分別為99.0%和98.1%,比總體合格率分別高出2.2和1.3個百分點。
乳制品中三聚氰胺三年抽檢樣品均合格
值得一提的是,從2014至2016年的抽檢情況看,調味品、飲料、水果制品、蛋制品、水產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豆制品、保健食品和食品添加劑等9類的抽檢合格率逐年升高。
一些社會關注度較高的品種和指標,如乳制品和嬰幼兒配方食品中的三聚氰胺、小麥粉中的黃曲霉毒素B1、蛋制品中的蘇丹紅等,三年抽檢樣品均全部合格;花生油中的黃曲霉毒素B1、水果干制品中的菌落總數、餐飲自制發酵面制品中的甜蜜素等抽檢合格率逐年提高。
去年抽檢中,不合格產品中主要包括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占不合格樣品的33.6%;微生物污染,占不合格樣品的30.7%,其中因致病性微生物導致的不合格樣品占此類不合格的25.6%;質量指標不符合標準,占不合格樣品的17.5%;重金屬等元素污染,占不合格樣品的8.2%;農藥獸藥殘留不符合標準,占不合格樣品的5.5%;生物毒素污染,占不合格樣品的1.1%;檢出非食用物質,占不合格樣品的0.7%。此外,其他問題,占不合格樣品的2.7%。
去年共罰沒不合格生產單位1.2億元
針對抽檢發現的問題,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組織各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對不合格食品及其生產經營單位及時采取處置措施,2016年共處置生產經營單位9264件次,罰沒總額達1.2億元,下架封存不合格食品428.2噸、召回326.9噸。
記者了解到,明年該局將繼續組織全國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推進抽檢工作。以重點區域、重點品種、重點項目和大型企業為核心目標,國家、省、市、縣四級靶向重點各有側重,特別是加大對農藥獸藥殘留、重金屬及環境污染等因素引起的食品安全問題和與人民群眾緊密相關的餐飲食品的抽檢力度和頻次。逐步實現區域、企業、品種、項目、環節及業態的全覆蓋。同時,根據社會反映較為突出、節令性和突發性等需要,及時有效組織專項抽檢。
此外,加強經營環節食用農產品監督抽檢工作,通過建立集中交易市場檔案,明確轄區風險品種和風險項目清單,及時通報、公布抽檢結果,追溯不合格產品的來源和流向等舉措,進一步促進食用農產品安全。
說到地鐵,想必許多重慶市民都有著滿腹的話要說,特別是以一號線與三號線為
大家應該有所聽說在12日晚上11點30分左右在天津濱海新區第五大街與躍進路交
頭發進入冬季,容易變得干枯毛躁,這就需要我們對頭發進行護理。直發與卷發
農業部開展果菜茶病蟲全程綠色防控試點
衛計委:門診禁止用特殊使用級抗菌藥物
22省份首批申請啟動跨省就醫直接結算
北方23城啟動霧霾紅色預警 該如何自保
科普:每個年齡段到底需要睡多久?
PM2.5“爆表”下我們應該如何自保呢?
冬季護心注意五點!還有四個“呼救信號”
解密:在太空如何保障健康 航天員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