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時報記者 董穎鈺)“到2023年,中國有望成為世界第一器官移植大國。”
11月20-21日,2020器官移植科學論壇(TSS)在京召開。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潔夫在接受健康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按照社會經濟的發展速度,我國器官移植數量應逐步發展到一年五萬例。”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潔夫論壇發言
醫院及人才隊伍有待擴容
2015年1月1日起,我國公民自愿器官捐獻成為國內器官移植唯一器官合法來源。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分會主任委員石炳毅在論壇上介紹,從2015年到2018年,我國器官捐獻年增長率達20%~34%,2018年,中國大陸器官捐獻達6302例,居世界第二位,百萬人口捐獻率上升至4.53,共進行器官移植20201例,居全球第二位。
“5年過去了,中國的器官移植與捐獻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依然面臨很多問題。”黃潔夫指出,我國目前有資質開展器官移植的醫療機構有173家,數量還不夠。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要按照“以器官捐獻為導向、器官移植質量為標準”逐步增加一些醫院,將數量擴增到300家。
此外,國內能做心、肺移植的醫院太少了。2018年,我國器官捐獻數量為6302例,心臟移植僅498例,肺移植才404例,大量的器官被浪費。目前全國器官移植協調員僅有2500多名。黃潔夫認為,未來還要形成一個5000人的器官移植協調員隊伍。
“美國每年開展器官移植的數量為三萬多例。以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速度,這個數字應當增加到一年五萬例的規模。到2023年,我國有望能成為世界第一器官移植大國。”黃潔夫表示。
黃杰夫和健康時報記者交流
器官移植體系將迎來整頓
對于器官移植捐獻中存在的問題,黃潔夫認為,需要體系的改革、制度建設和能力的完善。他向記者透露,近期,國家準備對整個器官移植體系進行為期兩年的整頓工作。
首先,整頓器官移植體系。要有一個獨立OPO(人體器官獲取組織)的體系,應逐步把OPO的器官獲取、分配跟器官移植的醫院分開。另外,繼續發揮紅十字會的作用,紅十字會管理中心要從國家、省到地區跟醫療機構、衛生行政部門形成更好地配合,形成合力。
第二,要整頓醫療機構。“目前開展器官移植的醫院,如果不做器官捐獻的,要吊銷資質,兩年之內拿到資質但不好好做器官移植的,也要吊銷他們的執照。”黃潔夫表示。
其次,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對器官移植的受體、器官捐獻者及捐獻者的家庭進行人道主義救助,這個體系要隨著醫改和社會發展,把器官移植作為一個公共醫療衛生服務提供給廣大人民群眾。
此外,相關法制要健全。黃潔夫指出,現行的《人體器官移植條例》是2007年頒布的,早就該修訂了,新的條例有望于明年上半年出臺。“器官移植不僅涉及到醫療專業技術,更深層次地涉及社會、經濟、人權、法制,能夠彰顯一個國家的文明。”黃潔夫表示。
我國多項移植技術居世界前列
2020器官移植科學論壇(TSS)是國際器官移植協會在中國大陸舉辦的首次學術會議,來自中國、日本、美國、英國、韓國、印度等國家的知名教授共同研討器官移植與捐獻的前沿話題。中方專家有陳竺、黃潔夫、鄭樹森、封國生、董家鴻、王立基、石炳毅、薛武軍、吳明儒、萬鈞等教授。
本屆論壇由國際器官移植協會(TTS)、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中國器官移植發展基金會、北京醫學會、北京健康促進會和北京朝陽醫院主辦,采用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全球同步直播。
2019年11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在人體捐獻器官轉運綠色通道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目前,國際能開展的大器官移植手術中國均能開展,肝臟、心臟、肺臟移植多個單中心移植數量位居世界前列,心肺、胰腎等器官聯合移植技術達到國際水平,部分肝臟移植技術如:自體肝移植技術,無缺血肝移植技術,兒童肝臟移植、腎臟移植技術國際領先。
記者從本次論壇的主辦方北京朝陽醫院了解到,該院目前可開展腎移植、肝移植和肺移植,以及角膜移植,移植數量在北京位居前列。在腎移植方面,該院最早探索開展腹腔鏡腎移植,是國內為數不多開展跨血型腎移植的中心之一,目前腎移植數量已突破5000例。知名專家有高居中、管德林、張小東、胡小鵬、王瑋等教授。
該院在國內較早開展肺移植,知名教授有侯生才,李輝,胡濱等教授。肝移植方面,該院目前可開展所有肝移植術,李寧,賀強,郎韌等教授為較為知名。
此外,北京朝陽醫院在2017年還成立了專門的OPO科室——器官捐獻辦公室,目前擁有專職協調員3名,兼職協調員10名。
9月12日,2023上海百強企業新聞發布會在中國金融信息中心會議廳召開,會議
一邊看電視一邊還在用手機收發信息,郵件,甚至玩游戲,你可能認為這樣做很
睡眠對于老年人的健康有著很大的影響,但是很多老年人都被睡眠不足的問題所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排毒、代謝器官。肝好不好,跟人體的健康息息相關,因此肝
沒藥(mo yao),中藥名。為橄欖科植物地丁樹或哈地丁樹的干燥樹脂。沒藥則來
據媒體報道,美國哥倫比亞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人員說,如果要想預防抑郁,
紫外線是一把雙刃劍。對人體來說,每天在陽光下曬一曬,可以促進皮膚中的脫